首創量子點LED智能照明系統,精準再現日光
據外媒報道,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者結合印刷納米技術、色彩科學和先進計算方法成功開發了一款LED智能照明系統,該系統采用多種顏色,目的是更精準地模擬白光。
據悉,研究團隊利用量子點技術,發現使用典型LED中所用三原光色以外的更多顏色,能夠通過寬顏色可控性及高演色性性能更加精準地再現日光。 在研究過程中,研究者開發了一種結合系統級色彩優化、器件級光電模擬和材料級參數提取的量子點LED架構。同時,基于機器學習中用于神經網絡的色彩優化算法、以及 建模的新方法制造了一個計算設計框架。 值得注意的是,研究者選用特定尺寸(直徑3-30nm)的量子點,克服了LED的一些實際限制,從而獲得驗證團隊的預測所需的發射波長。 本次開發的量子點LED白光照明結構可延展至大面積照明表面,因為該結構是由采用硒化鎘(CdSe)量子點的轉移印刷工藝(用于紅光、綠光、青光、藍光)制成,而這些 制電壓驅動,以實現全色溫范圍。
在此基礎上,研究團隊通過創建基于白光的量子點LED器件新結構,驗證了設計的可行性,測試結果展示了出色的色彩演色性、比現有技術更寬的工作范圍以及更廣泛的白 據介紹,現有LED智能燈具的色溫大概是2200K—6500K,相比之下,這款LED智能照明系統顯示出2243K(微紅)—9207K(正午陽光)的相關色溫范圍。此外,這款量 指數為97,而現有智能燈泡的顯色指數范圍為80-91,參數明顯更高。 本次研究的共同負責人——劍橋大學工程學院的Jong Min Kim教授表示,這是全球首次開發出完全優化、高性能的量子點智能白光照明系統,這是充分利用量子點智能白 碑。 研究團隊的另一位共同負責人Gehan Amaratunga教授表示,研究團隊的目標是能夠通過單一光線中動態變化的色譜,更好地再現日光,而他們通過基于量子點技術的新方 目標。他認為,這項研究為創造各種新型人性化照明環境開辟了道路。
智能化、個性化、場景化已逐漸成為智能照明產品的標簽,也是目前智能照明相關廠商開發產品的主要方向。雖然,目前智能照明技術尚未完全成熟,市場推廣效果也不達 研究不斷取得突破,市場標準的逐步建立以及廠商的大力推動,智能照明仍可期。 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市場研究報告《2022全球LED照明市場分析(1H22)》指出,照明產業愈加注重產品的光品質(如高演色性、R9值和色容差)和人因健康照明 品逐步向數字化智能調光調色的燈具邁進,LED智能滲透率持續提升,在新的技術應用和潛在需求下,重新賦予照明市場成長,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估2022年全球LED照明 美金(+11.7%YoY),2026年將穩定成長至934.7億美金。
更多智能照明信息,可點擊匯勒智能照明官網www.hvler.com進一步了解。
|